2011/1/16 From: 許練梅
年的腳步近了。
說來好笑,自從我榮升為“煮婦”后,每逢傳統節日的來臨,我都有種避之唯恐不及的感覺,偏偏對于新春佳節的到來,卻有著熱切的期盼——因為,在我們鄉下,過年實在是太熱鬧太有趣了。“冬至”一過,村姑農婦便屋里屋外的忙著大掃除,把整個家收拾得干干凈凈的,接下來開始討論過年要吃的各種菜式,準備年貨,給一家大小添置新衣。小孩子則興高采烈地掰著手指算,翹首以待地盼著過大年,準備吃喝玩樂、收“利是”……
除夕終于到來了。這一天,多勤勞的農家人都會暫時“洗腳上田”。吃過意味著“團團圓圓”的湯圓后,男主人便開始宰鵝殺雞,主婦則互相串門幫忙做煎堆、油角、蒸年糕……一陣炊煙裊裊后,不一會兒,家家戶戶便飄出了撲鼻誘人的香味。隨便走進哪家一瞧:哇,那肥得流油的炊鵝、白切雞正在鍋里美滋滋的冒著熱氣;金燦燦的煎堆、油角在熱氣騰騰的花生油中洗了個澡后也上來排好隊等人來品嘗了;咬一口香氣四溢的年糕,甜透了心窩……
等到貼好春聯,拜過祖先神位后,鞭炮便噼噼啪啪的在村子里響了起來。在喜氣洋洋的炮竹聲中,主婦們滿面春風地把在廚房里煎炒燜炸燉了大半天的各種拿手好菜一一端了上桌。于是,一家人快樂地圍坐在餐桌邊,敞開肚皮,吃得眉開眼笑……平日里所有的勞累都在吃團年飯的這一刻煙消云散。
初一早上起來,大人小孩穿戴一新,開始串門拜年、走親戚、請春客。“恭喜發財”、“新春好運”等吉祥話幾乎重復了上千遍。小孩們歡天喜地的接過大人的“利是”后,便呼朋結伴的趕著去看村里組織的球賽、拔河、舞獅子,比著放煙花、鞭炮……整個村子一直要沸騰到“元宵”,還意猶未盡的再掀一輪高潮,美其名曰:十五大過年初一。
鄉下人過的是熱鬧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