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5/28 From: 《陽江日報》記者/黃娟娟
加大新材料新工藝研發力度,積極“拓市”“造市”
2008年開始的一場金融危機,給面向國外市場為主、立足于“薄利多銷”的陽江五金刀剪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相當一部分技術層級較低、銷售渠道單一、缺乏品牌效益的小企業,其生產和經營遭遇了巨大的困難。相對來說,十八子集團也遭受了一定的沖擊,但總體上堅強地挺過了這一關。
危機過后,不是心存僥幸。十八子集團的管理者和決策者在反思,如何從金融危機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使企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要轉變發展方式,最重要的戰略舉措便是創新。此外,我們還考慮到國內外市場的開拓、旅游方面的推動等營銷創新。”近日,陽江十八子集團董事、總經理李積回在接受記者提問時,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研發新型材料,提升產品層級
李積回告訴記者,早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公司就一直在探索如何走出困境,如何轉變發展方式等問題。面對金融危機的沖擊,公司采取了多種應對措施,如規范銷售市場,開拓產品銷售渠道;抓好產品調整,加大內銷力度;抓住旅游資源,充分發揮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的效應作用等等。
種種努力,使得十八子穩步跨過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的障礙。因生產需要,今年初公司立即向社會招聘100多名員工,贏得了“開門紅”。集團日益發展壯大,李積回與其他幾位負責人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依靠技術創新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從而保持市場的競爭優勢。
“在參與國際國內競爭中實現技術領先,中小企業要走差異化創新道路。”李積回說。目前,該公司的研發人員正著力研究一種特殊鋼原料,以升級傳統刀具的原材料,使產品達到“精、特、新”的特點,打造出一系列高端產品。
研發人員還瞄準了“千層鋼”的研發。這種工藝就是把熟鐵和高碳鋼,一層一層地密合起來,反復鍛打使之渾然成為一體。由于熟鐵和高碳鋼材質上的差異,在產品身上會形成紋路,鍛打越多層,紋路就越細密、美觀。李積回說,這樣的刀具就不僅僅是刀具了,更是一種適合收藏的工藝品。
要走創新之路,必然要有強大的研發力量。近年來,十八子還經常開展董事會的培訓,邀請國內外專家來開講座,向公司決策層灌輸制作一把好刀的重要理念與實踐之道。另外,公司還充分利用產學研體系,加強研發力度,為企業創新探索新路子。
“現在,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很多政策,扶持刀剪企業技術創新、轉型升級,我們將隨著政策的導向,踏踏實實向前走,發展節能減排的低碳經濟。這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積回樂觀說道。
創新營銷手段,拓展國內外市場
國際金融危機之前,十八子一直走內銷為主、外銷為輔的銷售路線。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十八子更堅定了內外銷兼顧的想法。李積回告訴記者,一方面,要繼續開拓國際市場,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另一方面,要立足于開拓國內市場,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充分滿足國內市場消費需求。
“早兩年,我們就看好了東盟市場,但由于經濟不景氣,當地居民消費能力較弱。現在經濟條件好轉,我們也有信心進軍這個市場了。”李積回說。據介紹,為開拓東盟市場,十八子多次派出考察團,并積極參加當地的展銷會,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經過充分的市場調查與分析后,十八子決定在當地設立代理商、專賣店,培育大型采購商,一改以往民間采購活躍、綜合采購較弱的局面。李積回還告訴記者,他們將結合東盟的飲食文化,有針對性地開發適合當地居民的刀具產品。
根據國內市場狀況,特別是農村市場的廣闊空間,十八子將繼續深入開展“刀具下鄉”活動。“結合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建設,深入研究農村市場,我們發現農村市場有著廣闊前景,尤其是‘農轉非’人群,有著很大的消費潛力,因為買刀無非是因為過節、換新居,或者刀壞了。”李積回說。
為鎖定這一龐大的“農轉非”人群,十八子針對每個省的總代理商,每個市、縣、鎮的分銷商,出臺了相關的獎勵措施,鼓勵他們做好市場的拓展。此外,十八子還對現有的產品系列進行了優化調整組合,利用元旦、春節等銷售旺季,抓好促銷活動,優惠于民,回饋消費者。
李積回“爆”出了自己的一個獨特想法:以旅游拉動刀具產品的消費。5月1日,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將開業。該博物館設在十八子集團總部,屆時將吸引眾多國內外游客。“‘南海Ⅰ號’、凌霄巖、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等,這些旅游品牌,可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來到陽江。這樣,也是一種潛在的消費拉動。”李積回說。